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近日在北京揭晓“2021年中国考古新发现”。四川稻城县皮洛旧石器时代遗址、河南南阳市黄山新石器时代遗址、四川广汉市三星堆商代遗址、江西樟树市国字山战国墓葬、湖北云梦县郑家湖战国秦汉墓地、甘肃武威市唐代吐谷浑王族墓葬群等6个考古项目入选。
近年来,安徽省合肥市肥西县柿树岗乡中心学校积极推动“非遗传承进校园”活动。学校将非遗项目莲湘舞引入课堂,并在传统技艺的基础上融入现代文化元素,创新编排出了莲湘舞和莲湘韵律操,让学生们在运动中感受民间传统技艺的魅力,促进非遗文化的保护和传承。
在日前举行的“上海市党建引领基层科协建设暨社区书院工作交流会”上,市科协公布了一批有人气、有特点、有创新的社区书院“样板间”。它们有的建在商圈中,成为白领们利用碎片时间学习“充电”之所;有的建在社区里,通过中央厨房“你点单,我配送”的模式,让居民们自主“订制”科普大餐;有的干脆建在退休老党员的客堂间,驻村干部搭起直播机位,开设手机“扫盲班”……
记者从江苏省连云港市博物馆获悉,该市海州区发现一处唐代建筑基址,其平面呈长方形,占地面积1475.72平方米。
在陕西历史博物馆,珍藏着一枚战国时秦人使用的兵符——杜虎符。其长不足一握,却象征着2000多年前战国时期秦国调兵遣将的军事权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