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网讯:【凤凰通讯社消息】7月25日,浙江省卫生健康委员会、浙江省中医药管理局正式发布项目验收证书,宣布浙江省中医药重大项目“土茯苓复方对肝衰竭疗效及机制研究”通过权威验收。
这项历时7年的研究,以现代科学方法证实:源自民间的“土茯苓复方”口服治疗仅5天,就能显著提升乙肝相关慢加急性肝衰竭患者的生存率,其中治疗组24周生存率达80.8%,为这一世界性医学难题提供了高效的“中国方案”。
慢加急性肝衰竭多由慢性乙肝或肝硬化发展而来,病情凶险。尽管国家十一五、十二五、十三五肝衰竭重大科技专项进行了长期临床攻关,但据近年国内外文献报道,患者总体生存率仍较低,仅30%—50%左右。
为破解这一临床难题,宁波和杭州多家三甲医院联合舟山民间中医夏邦恩的中医药复方技术,组成攻关团队,并获浙江省中医药管理局重大课题立项支持。项目自2018年启动,严格采用“多中心、前瞻性、随机双盲对照”这一国际公认的临床试验金标准,首次针对乙肝相关慢加急性肝衰竭患者开展高水平中西医临床研究。
验收报告显示,课题成果显著:接受“土茯苓复方”口服治疗5天的患者组,24周生存率高达80.8%;同时,患者的肝功能、凝血功能在短期内明显改善,反映病情严重程度的评分值也有效下降。
研究还揭示了其作用机制:该复方能有效降低体内有害炎症因子水平,提升具有保护作用的调节性T细胞比例,显著恢复肠道菌群健康平衡。在化学诱导的大鼠肝衰竭模型中,该复方同样展现出强大的肝脏保护作用,可明显减轻病理损伤、抑制炎症浸润和纤维化进展,并重建肠道菌群生态。
该方案的核心思路源于舟山民间中医夏邦恩(已被奉化区作为特殊人才引进)的长期实践,项目团队通过严谨的现代科研设计,将这一民间经验转化为经得起科学检验的重大成果。项目核心成员夏邦恩表示:“科学数据验证了疗效,尤其是患者生存率的大幅提高,彰显了中医药攻克急危重症的巨大潜力。我们将立足这一重大研究成果,在宁波规划中医药科技产业链,抢占国内中医药产业发展制高点。”
省验收专家组认为,该项目构建了“临床疗效-作用机制”的完整证据链,不仅用现代医学数据历史性确证了中医药的科学性和有效性,破解了中医药治疗危重症的世纪命题,也为中医药现代化研究树立了典范。随着后续深入研究和中药新药的开发推进,这项源自浙江的重大突破,将为每年数以万计的肝衰竭患者带来新生希望,并为全球肝病防治贡献中国智慧。(冯程赛/供稿)
联系电话:16710343211 微信:sdy19840822
邮箱:50349005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