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不久几位好友疫情过后品茶小聚,谈论了这样一个话题——如何做到身体健康?王大夫说:作为医生自己不抽烟、不喝酒、没有任何不良习惯,饮食有节、起居有常、不妄作劳……依旧身体不好;又作为自幼习武者,功夫没练好,头疼脑热时常有。世界上好像找不出,能超过中医和武术,这两样对身体有益的文化。这是个难题,因为不知道错在哪里?令人深思发人深省。
名医、学者、武林高手,活不过街头晒太阳的老汉,此等情况并不少见。都说内家拳注重养生,好像比其它拳种,对身体更有好处,结果养生的结果是——有的人心脏好几个支架;年轻中医大夫老态龙钟,或突发猝死,时有发生。卖虫草、人参、鱼翅、燕窝等名贵药材的商人,如此便利条件下,没见几个人长寿,反而每天吃药片如同吃饭。又例如某养生专家,某医药企业当家人,某知名健身教练,英年早逝原因何在?中医还是中医吗,武术还是武术吗,主导健康的人,健康从何说起?
从个人角度来说,我肯定是错的。回家看望师门长辈,叙完家常长辈说,你的“炁”呢?身体太虚弱,不忙的时候,好好练练家里的东西,顺其自然玩而求之,没有坏处。
按:炁,音同“气”,道教专用哲学概念,是一种形而上的神秘能量,不同于“气”,指构成人体及维持生命活动的最基本能量和生理机能。
痛定思痛,近几年一直在否定自我,试图找出问题所在。
就这样修行重新开始,先从道家和中医文化入手,修心境、养浩然正气、严格自律、继续深入思考……。几年下来,身体没怎么见到太大的好转,倒也没生出太多新毛病,这似乎就已经够了。
家乡的拳术据说来自于岳武穆,也有人说来自姬隆丰,其特点是脱枪为拳,劲力霸道雄浑云云;老人说来自于谁不重要,不过就是锄地、劈柴、挑担子、推磨、拉车的简单动作,不是什么神奇的东西,农活谁练谁有,村里人劳作之余,比划比划,就当娱乐。
当初因为面临生存考验,没有坚持练功,真东西没学到多少,又荒废很多年,就此丢掉着实可惜,倒不如留给孩子们和需要的人,自己顺便一起活动活动。
天津北辰永定河畔,一个偏僻小村落,流传着一支朴实简单丑陋的拳种——形意拳。家乡的孩子们不爱练,动作不仅丑而且笨,不如影视剧中的好看。却总是那一群,如今已经上年纪的人,清晨河堤岸、鱼塘边有他们的身影,离家二十多年过去,似乎一切没改变。小时候常听他们说起,这门功夫曾经杀过敌人,听起来很神往,可他们却转头冷脸说,不许惹祸!
时间就是流水,看不见流走,也看不见回来,属于功夫的时代,更一去不复返,留下的只有传统这两个字。时代变更,文明进步,历史是口头的曾经。
那天,一群练功的“巨人”引起记者的好奇。
王大夫说:身材高大的人,心脏负担重,容易出现心脑血管疾病,骨骼损伤后,恢复要较常人慢。并且巨人爱打篮球,跟腱膝关节容易受伤,运动大汗淋漓,心脏不堪重负。在临床上,药物治病无异于修桥补路,破网新织,篮球明星一旦受伤,往往意味着退役。运动要有合理性,大汗淋漓的后果很严重,汗为心之液,水分过多流失心脏负担会加重。没有合理的养生习惯和方式,疾病降临风云变化很难预测,尤其是巨人。特殊人群,强壮的背后,有不为人知的痛楚。
追求健康,打铁还需自身硬。经过几年的尝试,深度的理论分析,实证后再分析,将内家拳和中医脏腑经络理论进行结合,总算取得一点成效。多年的临床实践,深切体会到药物不是万能的,任何治疗都有其短处,无论《伤寒论》、《千金方》等等,治病与强身,还是有区别,最大的区别,取决于“人心”。文化的灌输,肢体语言的传递,精神境界的提升,以及对多种文化的兼容性、共性、实践、验证……需要边学边传递给后来人,文化现状举步维艰。
这荒废的民间运动,粗笨简单的动作,受到一些人的喜欢。 拳打卧牛之地,不浪费空间,柔和轻松,不耗费体能,这些是其“优点”。养生运动,由此展开,练着练着,似乎也不那么粗笨丑陋。
临床诊断常见,患者服用一到两种西药,用另外几种药修复其副作用。曾见到一位退休老干部,口服23种药物(包括保健品)。每种药都吃得极其有道理,还准备再到综合医院增加几种,这又是值得思考的地方,健身累不死人,吃药却有可能,出来遛遛有好处。再看现在的年轻人,抱着手机卧床不起,熬夜醉酒……强国强种何其难哉!
环境污染,转基因,抗生素、激素滥用、电磁辐射、农药残留、社会压力等等,对人体的伤害与日俱增,我们的下一代会怎样!?身体被残害,远比不得精神被占有更可怕。
后续补充:这一支形意拳源自山西宋氏,由宋世荣——宋虎臣——李旭洲——张贵良——董秀信——王树丰……
宋世荣
宋虎臣
李旭洲
张贵良传九名弟子分别为:朱长营(已故)、吴绍田、吴炳文、董秀信、李子安、刘旭来、于纯海、秦显港、魏春。拜一家门,学百家拳,这种农民拳术,亲近亲切不外道。主体上是山西一脉传承,李旭洲留下的。
董秀信
当年有一位义士名叫李存义,是河北派传承,杀了外国列强,在这个小村庄避难,传授无数弟子,论辈分李旭洲称呼李存义为师叔,所以此拳也有河北派血脉。李存义在村里还传授了刘云吉、门广兴等人,李振邦弟子薛颠也居此地,有武学著作传世。李存义去世后,薛颠接替天津国术馆长职务,现在家乡老人提起薛颠,依然像神一样的仰慕。
魏春
老辈人说:此拳还融合尹氏八卦、通背拳、太极拳……。总之,说破天也就是这点农活手艺,没啥大用。农闲饭后,大家聚在一起,揉手摔跤,赤身互搏,缠枪斗杆,动作简单,有用就行,玩累了睡觉,明天还要下地干活。
于纯海
传承者少,模仿者众。真传一句话,假传万卷书,道不轻传,法不妄泄,非其人不授。到后来,也就没有后来。
仅有的少数人,还沿着前辈的足迹,刻苦修行着,有甚者丢家舍业,精神可嘉。守着这么无用的东西,付出如此辛劳,是否可悲?恐怕只有当事人自己知道。
丢弃文化传统,舍掉运动健身,以化验单指标指导生活……有人说信誓旦旦的说,中国人的平均寿命不到四十岁,是因为西方医学进入中国后才提高的,有确切权威数据可以参考……
(记录整理:赵秀忠,根据王树丰大夫口述)
联系电话:16710343211 微信:sdy19840822
邮箱:50349005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