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顶部
欢迎访问,凤凰通讯有限公司!
直销热议
秋食酸,来碗“油柑炖猪肺”
时间:2021年10月22日  来源: 中国妇女报  
分享到:

 

  本网讯:【凤凰通讯社消息】“少辛增酸”是秋季有利于人体阳气收敛的饮食原则,深秋时节应适当多吃些有收敛、固涩作用的酸味食物。

 

  “三四桃李柰,七八余甘柿”,相比三四月的桃子、李子,油柑可谓是平凡的传奇。油柑树属落叶小乔木、单叶,春天时开花,夏季满树野果长满枝叶间,扁圆状果子,龙眼般大小。阳光照在圆滚滚的油柑上,近看嫩绿剔透,远看如浮光跃金,山岭在油柑成熟时也沾了亮闪闪的光,一眼望去,酸爽回甘的滋味仿佛就在舌根下缓缓溢出。

 

  油柑的学名“余甘”,最早出现在东汉《异物志》里。唐代时玄奘西行到印度,带回的佛经典籍上载有“庵摩勒”,而《本草拾遗》印证了“庵摩勒”就是油柑的梵名。在古印度油柑被尊崇为圣果,僧侣用它来沐浴。

 

  油柑洗净,装之白盘,若粒粒仙果。捻一枚放嘴里,猛地一咬,一股树林里下过雨之后的清新扑鼻而来,没待人缓过劲儿,丝丝酸涩爆汁而出,果肉爽脆,果汁青涩,酸味在齿间回荡,仿佛在巡逻,挑着牙口不好的人酸倒牙,让人疑惑是云游于唇舌之间一股清凉高冷带出潜藏已久的唾液。霎时间,满口生津,原有的酸涩瞬间化为清甜,带着丝丝回甘,从舌根反扑,直捣上腔,若是吃了重口的东西,也便觉飘飘然若御风而行了。

 

  至于“油柑做果子”,兴许是潮汕人在中秋赏月时,除了大块头的柚子、桃子、苹果,小小粒的油柑也上了贡品的仙桌。青绿色的叶子盖着,一颗颗光亮亮的油柑在鲜艳的果盘中显得格外低调,可内里的酸涩与甘甜又宣示着自己的不简单。

 

  油柑的口感不易为大众接受,所以可盐渍,也可做蜜饯。口感又多了一丝韧劲,酸味倒是消散全无,糖精和蜂蜜的甜裹着油柑,腌制后的油柑化为黄澄澄的可爱模样。

 

  油柑药用价值也不小。在中国古代文献中,油柑有益寿、解毒的功能。油柑炖猪肺,汤清味鲜,润肺补益,猪肺的腥被油柑去掉了,油柑的酸甜又复给汤加了天然调味。咽喉不适时来一盅油柑猪肺汤,时间长河里跃动着食疗的智慧,金灿灿宛若一枚枚可爱的油柑,自命不凡又活泼趣味。

 

  第一次尝试油柑的小伙伴,多半会被它又酸又涩的味道给吓到,忍不住便随口吐出。其实只要你“熬过”这一阵刺激,它的回甘绝对会让你印象深刻。喜食油柑者会甘之如饴,将果子放在嘴中咀嚼之后吐出核,来上一杯茶,或是山泉水直饮,煞是享受。

责任编辑:秋叶
网媒支持
凤凰通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未经本站同意或授权不得转载网站的内容。

联系电话:16710343211 微信:sdy19840822
邮箱:503490058@qq.com

  粤ICP备1914675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