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顶部
欢迎访问,凤凰通讯有限公司!
凤通社
要闻
钢铁熔炉炼铸“一带一路”
时间:2019年12月25日  来源: 凤凰通讯社  
分享到:

  本网讯:【记者 孙多艺 报道】有着中国钢铁大王之称的淮钢掌旗手何达平先生,几十年来,他将自己对党的无限忠诚,对事业的执着追求,全部融进这火红的钢花之中,铁水奔流,钢花飞溅,铸就淮钢的辉煌。

 

  淮钢由一个名不见经传的小厂发展为苏北最大的现代化钢铁联合企业,跻身全国钢铁50强。沸腾的钢水,也成就了何达平的人生辉煌。他当之无愧地获得了全国冶金系统劳动模范、全国五一劳动奖章、全国劳动模范等荣誉,并光荣当选第十届、第十一届、第十二届全国人大代表。曾受到习近平主席和李克强总理的亲切接见。




  不辱使命 敢想敢干的创业者

 

  1971年,何达平从淮阴发电厂抽调筹建淮钢的前身——清江钢铁厂。他从技术员、电工班长,到车间主任、分厂厂长、公司副经理,一步一个脚印地走上了淮钢“一把手”岗位。1986年,何达平担任淮阴市冶金工业公司经理,成为公司的法定代表人。这时的冶金公司,总资产只有2000万元,生产规模小,设备陈旧,工艺落后。何达平感到肩上的担子“异常沉重”,他经过反复调研,提出了企业“三步走”的发展战略:

 

  为生存发展而战。为了淮钢的生存,何达平发动全厂上下开展大讨论:“企业是关门还是要生存,路在何方?” 经过热烈讨论,最后形成一致意见--技术改造。1987年,何达平一次性举债2000万元,对老厂区进行一系列改造,扩大了生产规模。沉睡多年的450轧机经两次改造后,年创利1000万元。经过1986年至1993年这7年的奋斗,淮钢完成“改造老区”的目标,一跃成为江苏省利税大户。

 

  为接轨国际而战。何达平常说:淮安地处欠发达地区,发展钢铁“先天不足”。淮钢要参与市场竞争,不发展是等死,慢发展也是死,只有超常规、跨跃式发展,才能免于一死。1993年淮钢仅有一个亿的自有资金,何达平却大胆地运作10亿资金,抢上一条世界一流生产线,建成了现代化的炼轧钢生产线,避免了淮钢被淘汰出局的命运,淮钢因此跨入全国冶金50强行列,使淮钢完成了由“小钢铁作坊”到现代化钢铁联合企业质的飞跃。

 

  为世界一流而战。2004年,世界范围内钢铁业并购重组浪潮渐起,淮钢要做大做强,向世界一流钢铁企业迈进,必须强强联合。然而,当时摆在企业面前最大的困难是资金瓶颈。为了解决资金,为了淮钢可持续的科学发展,何达平没有考虑自己的得与失,没有算计个人的名和利。他在许多场合常说:只要有利于淮钢发展,谁来投资都行,谁来控股当“大老板”都行。我可以不当董事长,也可以不当总经理。条件是淮钢必须更快更好地发展,淮钢职工的工作和生活必须得到保障!企业家最终的竞争是胸怀的竞争,胸怀有多宽广,格局就有多大。为了企业的发展壮大,淮钢集团与江苏沙钢集团进行了资产重组。重组后,制约淮钢发展的资金瓶颈被打破,中国最大连铸圆坯,中国最大合金钢棒材、世界最大口径合金无缝管相继在淮钢诞生,淮钢登上了300万吨优特钢产能台阶,淮钢进入中国特钢前三强、世界特钢前六强。

 

  不懈追求 创新创优的开拓者

 

  为在国内众多钢铁大鳄之中站稳脚跟,何达平抓住淮安推进新型工业化的发展机遇,不断调整企业产品结构,大力推进产品创新。1996年,何达平看到一则国外有“铁水热装”电炉炼钢的报道,何达平敏锐地觉察到这是国内钢厂亟需攻克的新课题。他组织起攻关小组并亲任组长,带领攻关人员吃住在车间,夜以继日地试验、攻关。经过半年的探索,“铁水热装”关键技术终于被攻克,在全国冶金行业引起强烈震动。这一工艺被评为江苏省科技进步一等奖、“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确立了淮钢在这一领域中的首创地位。

 

  何达平充分认识到人才对于企业的极端重要性。他舍得花本钱,下力气培养、引进专业人才,为公司调整产品结构,实现普转优,构建了强大的人才支撑体系。公司每年都要拨出100多万元用于科技人员的技术培养。在全市企业率先建立评聘内部工人技师的制度,工人技师享受工程师的各项待遇,科技与创新人才在淮钢备受推崇和尊重。为了表彰生产第一线的革新能手,以职工名字命名的“成江保温法”、“立成刀具法”、“家宝润滑法”等相继走进了创新发明的条目。为了牢牢占据产业发展制高点,2006年淮钢设立了国家级博士后科研工作站,并与钢铁研究总院、华东冶金学院、东北大学等单位建立了技术合作关系,实施产、学、研合作,陆续建成高标准的理化检测中心和钢铁研究所、省级技术中心,每年用于人才培养和科技研发的相关费用近亿元。得益于成功的人才战略,使得淮钢始终屹立于钢铁企业强者之林。

 

  不忘初心 中国梦想的践行者



  何达平于2016年从淮钢副董事长位置退休,但他老骥伏枥志在千里,心系企业退而不休。他说:自己虽然已经从淮钢的领导岗位下退下来了,但是使命仍在。在中央实施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化解过剩产能的大背景下,何达平积极响应国家“一带一路”号召,积极“走出去”发展。2016年,他成立“江苏淮冶科技发展有限公司”,通过多次出国考察,又在乌兹别克斯坦成立“利达金属科技有限公司”,投资5000万美金,建成年产三十万吨的高档钢材生产线。



  他75岁高龄,在乌国项目现场亲临指挥,一蹲就是半年,坚持梦想、不畏艰难、砥砺前行。并与“凤凰国际投资控股集团”在乌兹别克斯坦塔什干工业开发区的一片土地上,厂房拔地而起,他的到来,使异国他乡沧海桑田的漫长时光在这里按下快进键。他带领淮冶70名员工在这里倾注激情、汗水、智慧,刷新淮冶速度,见证着热调试连轧工艺成功的奇迹。何达平期望,通过高端钢铁装备的输出,带动更多中国制造与装备走向世界,加强国际产能合作,为提升中国钢铁工业的国际影响力做出了应有的贡献。

 



  历尽天华成此景,人间万事出艰辛。出身贫寒、平民子弟,何达平凭借智慧打拼,闯出了一片自己的天地。如今何达平又站在一个新的起点,迈向一个新的征程。新形势下,仍将以钢的意志拼创业,以铁的决心抓创新,以火的热情促创优,以钢铁熔炉炼铸“一带一路”的辉煌征程。

责任编辑:孙多艺
推荐阅读
网媒支持
凤凰通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未经本站同意或授权不得转载网站的内容。

联系电话:16710343211 微信:sdy19840822
邮箱:503490058@qq.com

  粤ICP备1914675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