熊向晖是我党隐蔽战线工作的孤胆英杰,也是新中国的杰出外交官,有着极为传奇的人生和经历。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他遵照周恩来指示,在国民党胡宗南部队从事秘密情报工作12年,为保卫延安、保卫党中央作出了重大贡献。毛泽东评价他“一个人顶几个师”,周恩来赞誉他为龙潭“后三杰”之一。
周恩来修身齐家,为国为民,鞠躬尽瘁,死而后已,可谓高山仰止。他的领袖风范、博大情怀和独特的人格魅力,不仅让他的同事、友人为之赞叹,也让他的对手和敌人为之折服。家书不说谎,滴水见太阳。且让我们透过部分家书信函,从另一个侧面看看周恩来的家国情怀和人生境界。
1931年9月18日夜,日本独立守备队柳条湖分遣队河本末守中尉率领几名部下,来到沈阳南满铁路柳条湖路段,用炸药将铁路一侧的路轨炸毁,进而向北大营发起攻击,制造了震惊中外的“九一八”事变。驻守北大营的团长王铁汉率领爱国官兵,面对猖狂来犯的日军英勇抗击,打响了中国14年抗战第一枪,也打响了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第一枪。
在我军历史上,曾有过这么一支极为罕见的部队:作为一支由周恩来亲自授旗的主力部队,全师平均年龄不到18岁故被称为“娃娃师”;在反“围剿”、长征等严酷战火考验中屡建奇功,湘江战役时部队减员只剩四分之一以至被迫取消番号;虽存在不到两年时间,却培养锻造了萧华、彭绍辉两位上将,两位中将以及19位少将等一批开国将领、栋梁之材。这支部队就是少共国际师。新中国成立后人民空军首任后勤部部长、时任少共国际师卫生部部长的谷广善就是其中重要一员。
1938年10月,毛泽东在党的扩大的六届六中全会上作《论新阶段》的政治报告,首次提出党内“四个服从”的新理念,即个人服从组织、少数服从多数、下级服从上级、全党服从中央。到1945年6月,“四个服从”理念写入党的七大通过的党章。这一段时期的党内教育也突出了“四个服从”内容,对统一思想,贯彻“四个服从”发挥了重要作用。